你不能批评一个人被洗脑了

为什么会思考这个问题呢?我也不清楚,长大过程中一直都在被不同的人提醒这个问题。有一天我突然开始仔细思考起来,当我指责他人被洗脑的时候: 他/她被洗脑了吗?洗脑的人知道自己被洗脑了吗?认为自己没有被洗脑的人如何判断自己没有被洗脑?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被洗脑,为什么认为他人被洗脑了?因此你不能指责他人被洗脑了,因为你首先得有办法判断自己没有被洗脑。同时如果你有办法判断自己没有被洗脑,那么这种判断方法同样适用于你指责的他人,进而得出结论全世界所有人都没有被洗脑,那么洗脑这个名词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又是矛盾所在。…

我对精神病和死亡的恐惧

2019年12月29日我第二次发病。从纽约出发 早上到香港,时差调节得似乎很顺利,晚上9点左右睡下后在10点半惊醒。那是一种无法复现的精神错乱的感受,恐惧、矛盾、不真实,似乎自己的大脑失去了逻辑,驱使着自己感到内疚、感到绝望、感到不可思议、感到自己无法掌控自己。 我似乎记得自己还曾拉开窗帘望向窗外,有一丝想要跳楼的冲动,好在我并没有那么做。从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精神失常的恐惧。 模糊还能意识到自己刚从床上爬起来,我紧握着剩余的意识套上夹克穿上运动短裤向电梯走去。在电梯下降的过程中我的意识逐渐恢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做梦,刚才感受到地一切荒谬的感受都是真实的。当我迈到大街上时才发现自己的穿着打扮似乎很奇怪。我想要知道现在的时刻,但走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街边店铺内有放有时钟。 我在街道周围的一个街区绕了一圈,会到酒店后的我虽然清醒了但依旧疲惫,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之后便躺下睡了。 那一刻感到活着真好。 其实我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再一次地发生。还记得第一次自己身上发生精神错乱的时候是大一住在寝室的那阵子,室友是Stephen Rodas,我惊醒时他似乎正在自己书桌上观看橄榄球比赛。我虽然感受到他的存在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发疯的大脑,一样是那种矛盾的错乱感,似乎自己的大脑被分散到了不同的时空或是产生了不用的人格。我在房间内踱步,时而做在自己的空课桌前发呆挠头,或是去一下走廊和厕所。好在我最后还是恢复了理智继续去睡觉了,但那第一次的惊恐体验让我难以忘怀。 我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有可能这是这是来自于我对于溺水的恐惧。小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当中的人物在海上的沉没邮轮上被困在狭小的客舱里活活淹死。当然镜头并没有直接刻画主人公淹死的过程,但过程中的画面早就在我的脑海中演戏了无数遍。…

热搜20191209

网络上的信息看似是自由的,但任何与热度相关的资讯都有多有少是经过审查的。如果有人还认为Facebook、Google上的信息是自由真相的体现,那我觉得这是一种最不负责的搪塞行为,没有讨论空间。 西方的自由价值观分散了社会的注意力,对于我来说是一团迷雾,但我认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网络社会十分有趣,特别体现在每日的网络热搜榜内,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样事物。 —— 2019年12月9日 今天微博热搜榜被人工置顶的关键词是“致敬扶贫英雄” 人工置顶有错吗?这种行为存在于一个与榜单名字相矛盾的环境下产生出许多奇妙的感受。扶贫,一个名字唤起大多数人心中的同情心,使命感,但这种感觉就像置顶的时间一样消逝很快?如果没有这个置顶的提醒,我们是不是会因为忘掉而感到惭愧?或是说我们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同情心,毕竟人都是自私的,让别人置顶的行为来提醒自己的自私,我的自我似乎被冒犯了。 1.鹿晗陈赫邓超 丑图三兄弟 微博一样的娱乐日常,我没点进去看,我猜可能是明星们发了什么有趣的图然后引起网友与粉丝的讨论吧。有热度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热度在第一位,在不考虑人为操作因素下,这似乎是这世界上聚集最多的同文化年轻人的现状的代表状态。失望?还是嫉妒?还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这些似乎都对。 2.上财副教授被开除 我也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个新闻,大学教授道德败坏似乎快成了一种习惯,但毕竟教授也是人,这样的人可以存在,但作为教授,这种教授不能存在在太久。(不是说从世界上消失,只是个人觉得这种人不值得当教授去害人,…

网络信息自由是理所应当的吗?

有些人认为网络信息自由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现代的网络信息传输将文字与多媒体信息编码成二进制的数字讯号,由数字讯号传输介质(网线、光纤)在路由器、终端(手机、电脑)之间传输。如果技术允许,理论上任何物质,包括人本身都可以在一个固定状态下被编码成二进制数据然后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当然现在的科技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人依旧遵循着传统的方式通过交通工具来进行两点之间的移动: 如果一个人想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现有的飞机可以将一个人运送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但目的地国家会无条件接受你的来临吗? 大多数国家都有海关,我想你是不可能做到自由的旅行的。为什么大多数人不回去质疑不同国家的海关限制了人类在地球上自由移动的权利? 如果人类社会是以人为参照点,人都没有权利自由在空间中移动,为何要赋予信息自由移动的权利?换种说法,在没有能够有信心放任一个人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凭什么放任那个人的信息在国家间自由移动?社会、国家都不信任一个活人,不愿意将大门给人敞开,为什么要将大门为那个人- -那个人所创造的信息敞开? 总会在Youtube、Twitch、Facebook里被人指责”中国大陆允许你上(Youtube, Facebook…)了吗“ ”大陆人别翻墙上违禁网站啦“ 如此云云。你甚至只要去有简体字的评论区里就会找到类似的对话。 当然我知道这些是比聊八卦还没有建设性的对话,我可以不理,但这个事情总给我脑中种下一种挥之不去的矛盾感。我承认能自由地浏览互联网是一种幸运的事,就像一个国家的人民衣食无忧,生活幸福是一件幸运的事。理论上来讲这些幸运儿是世界上最包容的人,…

做大学生

小时候以为做大学生了不起,大学生代表知识,代表优秀。我现在作为一个大学生,根本不觉得自己算什么东西。这不是心理上的自卑,这就是现实。大学生又如何?何况是现在的大学生,在娱乐至上网络横行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这三个字还是努力、积极、挑战的代名词吗?为什么要救那些大学生,为什么要给他们贴上“大学生”三个字,为什么不能形容他们是带上面罩拿起燃烧瓶的人,为什么不能形容他们是满嘴粗口毫无道德素质的人。作为一个大四的快大学本科的人我从来不会用“大学生”来形容自己和身边的人。付了学费就是“大学生”?分数达标就是“大学生”?会打字就是“大学生”?还是说要保护的是那些不能控制自己脾气的“大学生”,有力气摔东西的“大学生”?为什么要保护一群活了20年,去抢别人玩具被打还躲到庙堂方丈背后告状的人。现在大学生真不要脸,我不想当大学生。…

近视

近视的一个好处是,当你坐在室外,摘下眼镜后,看不到所有人,整个世界都轻松了。…

PSU停课综合征 PSU Class Cancellation Syndrome

该症状由天气预报引起,当患者见到第二天的天气状态为雪天且极为不佳时,内心会产生兴奋,焦虑,悲伤的复杂情感,提升患者心里的不确定性和削弱内心的安全感。病症初期患者会放慢或放下手头的工作,表现出异常的喜悦甚至是亢奋的状态。在病症发展阶段中,患者一方面会产生已经停课的幻觉,另一方面又会对停课后会发生的事情权衡利弊。晚期患者容易发展出失眠,焦虑以及拖延症的症状,眼睛红肿但思绪不绝。根据事态发展的不同,之后几天内可能出现嗜睡、低落、抑郁、翘课、拖延、感冒、摔跤、冻掉脚指头等并发症,该病症容易通过社交接触传播,网络是最大的传播媒介,患者可以通过佛系“静观”等方式放松身心,稳定情绪,脱离颓废。…

粘贴的烦恼

电脑用得越来越多,每天都要用上几次复制粘贴,有时候从不同网页,软件复制过来的文字往往会连着格式一起粘贴下来,之后还要花费时间手动修改格式,这似乎是一件烦心的事。 但其实我们平时习惯用键盘ctrl + v,ctrl + shift + v 便可以实现无格式的粘贴,只留下我们需要的文字信息。如果是使用Mac,一般粘贴是 command + v,使用 shift + option + command + v便可以实现无格式粘贴。…

如何做一杯属于自己的咖啡

手冲咖啡苦与乐似乎是对立的一面,人们一开始很难想象一种苦的食品或是饮料能和享受搭上关系。但咖啡就是这么一个不同寻常的事物,有人说它喝起来和板蓝根没有差别,有人在身不由己需要咖啡的时候会加往里面加入大把大把的糖。学习和工作忙碌的时候咖啡是一种敲醒自己头脑的工具,期末考试期间人手一杯咖啡是向学习发起冲锋的号角,但是在于平时,在于我们空闲下来时,依然有人会每天寻找一杯苦涩或是丝滑的咖啡来放松自己的心情,享受无人打扰的平静时光,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如何在空余时间在家中制作一杯完美的咖啡,展开一段愉悦的咖啡体验。 制作咖啡的方式有无数种,今天介绍的是手冲咖啡 Pour Over Coffee. 手冲咖啡工具准备材料: 咖啡豆,磨豆器(或者选择预先磨好的咖啡粉) 热水壶,滤纸,滤纸漏斗,咖啡容器 基本原理咖啡萃取自咖啡豆,一包优质的咖啡豆是一杯好咖啡的开始,无论是新鲜烘焙的还是超市里买到的,不同人的口味都不同,没有好坏之分。但预先磨制的咖啡粉往往容易氧化,影响其原有的味道,因此推荐使用完整的咖啡豆作为原料。 有了豆子之后便需要研磨了,如果要制作手冲咖啡,豆子不能磨太粗或太细,太粗的咖啡粉做出来的咖啡味道会偏淡,太细的咖啡粉又会萃取出杂质的味道。当然咖啡的味道因人而异,每一次尝试做咖啡都可以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一切都可以由自己掌控。选择手动研磨咖啡豆的话,你可以在烧水的同时进行磨豆,水开了后新鲜的咖啡粉也便准备好了:) 咖啡与水的比例决定了咖啡的浓度与口味。一般的咖啡与水的比例为1:15,也就是说20g的咖啡豆使用300g的水来冲泡。通过不断调整咖啡与水的比例,…